撰稿丨电池中国实盘配资网站
编辑丨麦 子
美编丨CBEA独耀
“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。这是我连续第五年参加CBIS峰会,从2021年到2025年,我们一同见证了全球锂电产业从‘快速扩张’迈向‘高质量协同’的每一步。”11月16日,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理事长/亿纬锂能(维权)董事长刘金成博士,在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(CBIS2025)开幕式致辞时表示。

/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博士致辞
刘金成谈道,今年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做了不少工作,比如积极配合国家部委完成产业调研,参加“反内卷”、锂电贸易相关会议等;举办“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技术(CIBF2025深圳)交流会”;与多国驻华使领馆/机构建立密切联系,助力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;积极牵头组织行业标准制定,为增强中国锂电未来国际话语权不断探索;持续走访企业开展行业调研;召开行业研讨会,时刻研判行业发展形势等。
“作为动力分会理事长,我在此向在场所有同仁道一声感谢:感谢大家五年来对协会发展的鼎力支持,感谢每一位为中国锂电产业创新、为全球新能源事业拼搏的同行者。”刘金成表示,正是这份“同向而行”的坚守,让CBIS成为了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,也让中国锂电在全球舞台上越走越稳。
全球新能源产业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。刘金成谈道,四十年前国产锂电池与国际顶尖水平有着不小的技术差距;而今天,经过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,中国锂电不仅填平了技术鸿沟,更在智能化制造、极致品控上实现了反超。
尤其在动力电池领域,这五年的突破更是令人振奋。曾经,“续航短、充电慢”是用户对电动车的核心顾虑;而现在,市场数据已给出明确答案——今年8月,梅赛德斯AMG在赛道测试中创下 25项世界纪录,24小时行驶5716公里,更实现“充电5分钟、续航300公里”;宝马第六代iX3车型也做到了“充电10分钟续航 376公里”,续航突破800公里。
“这标志着动力电池续航和补能效率已接近燃油车,行业关注的重心也从‘行不行’彻底转向了‘好不好’。”刘金成指出。
面对“好不好”的新考题,亿纬锂能一直在用行动作答。该公司着力构建更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,目标是将电池缺陷率从PPM级别(百万分之一)降至 PPB 级别(十亿分之一),今年亿纬锂能也成功拿下AQR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系统质量排行榜第一名。
同时,亿纬锂能深知“单打独斗”不可持续,这些年一直在加快全球布局:马来西亚小圆柱电池产线已量产,二期储能工厂年底即将建成;其匈牙利工厂紧邻宝马整车厂,正朝着“欧洲最成功锂电池企业”的目标推进,预计2027年投产。
“我们还通过CLS模式构建全球合作生态圈,就是希望建立起‘全球制造、全球合作、全球服务’的能力,让全世界的客户和伙伴更加信赖中国企业。”刘金成表示。
当然,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从没有“终点线”。面向未来,刘金成认为,还有两大核心课题要攻坚:一是深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,让每一份资源都物尽其用;二是突破极寒地区技术瓶颈,亿纬锂能已在沈阳建立“寒区应用研究中心”,就是要让电动车在全球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。
更长远来看,行业企业还要推动动力电池融入分布式能源系统——让电动车不只是“移动工具”,更成为“移动能源银行”,通过车网互动为能源绿色转型注入新活力。
“AI时代已经到来,氢、锂、钠等技术将优势互补,共同构筑未来能源体系的基石。”刘金成做出判断,他始终坚信两点:一是“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”;二是“相信新能源事业对人类未来有巨大价值”,只要坚持做下去,世界终将回报这份坚持。
END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元鼎证券-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实盘配资平台!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